15年前
恰巧是父親節(jié)
在朝天門批發(fā)市場的人潮中
照片中的父親肩扛貨物穩(wěn)步前行
粗糙的大手緊緊攥著年幼的兒子
肩上壓著生計 手里牽著希望
15年后
同樣是父親節(jié)
照片中的孩子已長大成人
他用攢了多年的零花錢
給爸爸買了一塊手表和一件新衣
剛剛高考結束的他
站在15年前的位置
為父親送上父親節(jié)禮物
攝影師再次按下快門
曾經的小男孩已比父親高大
而當年年輕力壯的父親
眼角已悄悄爬滿皺紋
點擊以下視頻
聽少年的父親節(jié)祝福
照片里的父親名叫冉光輝
今年56歲的他
2007年從老家重慶墊江
來到渝中區(qū)朝天門批發(fā)市場做搬運工
十幾年間
冉光輝的生活軌跡幾乎“復制粘貼”
每天清晨到市場攬活
步行數(shù)萬步
扛貨、拉貨……
晚上七八點才能收工回家
經常忙得顧不上吃午飯
一年到頭僅春節(jié)休息幾天
“除了力氣不如從前,其他都一樣?!?/strong>
變化還是有的——
從最初用竹棒挑貨到改用肩膀扛
再到2015年換上板車
2020年升級為電動板車
“工具在變,但養(yǎng)家的心沒變”
此外,他的生活也有不小的變化
2016年
冉光輝用積蓄
在重慶買下一套60多平的房子
一家人告別了昏暗的出租屋
“現(xiàn)在家里亮堂堂的,
兒子學習也有自己的書桌。"
說這話時
冉光輝眼角漾著笑意
歷經歲月磨礪的皺紋更加明顯了
從出租屋到60多平的房子
冉光輝和妻子瞿光芳相濡以沫
全力托舉了這個家
兒子冉俊超健康成長
成為冉光輝夫妻最大的欣慰

生活的重擔在冉光輝身上刻下了印記
肩膀酸痛、腿腳發(fā)麻……
常年扛貨落下的各種小毛病
他總說“扛扛就過去”
年近六旬
搬重物時需要別人幫忙才能扛上肩膀
他咬牙堅持
“再扛八年,
等兒子成家立業(yè),
我就松口氣。”
在兒子的陪伴下
冉光輝踩著斑駁的石階一級級向上
他的背影與15年前重疊
依舊挺拔 只是鬢角已白
或許這就是父親最動人的模樣——
用沉默的脊梁
丈量出愛的年輪
致敬每一位平凡而偉大的父親!
策劃:宋為偉
欄目主持:任鵬飛
攝影:許康平
文字:韓芳
視頻:陳境愉 劉雨佳 陳璽羽
編輯:張善臣 劉潺
鳴謝:三朵小花工作室
新華社攝影部